豬瘟(Classical Swine Fever,CSF),又稱古典豬瘟,是由豬瘟病毒(CSFV)引起的一種高度傳染性、致死性很的病毒性疾病,被世界動物衛生組織(OIE)列為必須報告的動物疫病。該病可導致豬只高熱、全身出血、繁殖障礙及高死亡率,對養豬業構成嚴重威脅。科學評估豬群免疫狀況,確保疫苗接種有效,是防控豬瘟的關鍵。豬瘟抗體快速檢測卡作為一種高效、便捷的現場檢測工具,正扮演著“即時哨兵”的角色,為豬場筑起堅實的免疫防線。
技術原理:膠體金層析,精準識別
豬瘟抗體快速檢測卡的核心技術是膠體金免疫層析法。其原理基于抗原-抗體的特異性結合。檢測卡內預包被豬瘟病毒特異性抗原和質控抗體。當加入待測豬只的血清、血漿或全血樣本后,若樣本中含有豬瘟抗體,這些抗體會與膠體金標記的抗原結合,形成復合物。在毛細作用下,復合物沿硝酸纖維素膜移動,當到達檢測線(T線)時,被預固定的抗原捕獲,形成“膠體金-抗體-抗原”夾心復合物,從而在T線處聚集顯色;質控線(C線)則用于驗證檢測過程的有效性,無論樣本是否含抗體,C線均應顯色。通過肉眼觀察T線是否出現,即可快速判斷抗體存在與否。
核心用途與應用場景
免疫效果評估:在豬瘟疫苗接種后2-4周,對豬群進行抽樣檢測,評估抗體轉陽率和群體免疫水平,判斷免疫程序是否成功。
免疫時機確定:監測仔豬母源抗體衰減規律,確定其降至保護閾值以下的時間點,科學制定首免日齡,避免過早免疫失敗或過晚出現免疫空白期。
引種與調運檢疫:對引進種豬或外售商品豬進行健康篩查,確保其具備足夠的抗體保護,降低疫病傳入或傳出風險。
疫情排查與監測:在疑似病例出現或周邊疫情威脅時,快速進行群體篩查,輔助判斷疫情風險,為防控決策提供依據。
操作流程與結果判讀
采樣:采集豬只耳緣靜脈血,分離血清或直接使用抗凝全血。
加樣:用移液器吸取適量樣本(通常10-20μL),加入檢測卡加樣孔。
等待:室溫(15-30℃)下平放,靜置10-15分鐘。
判讀:
陽性(+):T線和C線均顯色,表明樣本中檢測到豬瘟抗體。
陰性(-):僅C線顯色,T線無色,表明抗體水平低于檢測限或未產生免疫應答。
無效:C線不顯色,測試無效,需重新檢測。
優勢與注意事項
優勢:
快速便捷:無需專業設備,操作簡單,15分鐘內出結果,適合現場使用。
靈敏度高:可有效檢出疫苗免疫或感染后產生的抗體。
成本低廉:適合大規模群體篩查。
注意事項:
檢測卡需在有效期內,于2-30℃避光干燥保存。
嚴重溶血、脂血或腐敗樣本可能影響結果。
檢測結果為定性參考,不能替代實驗室ELISA定量檢測。陰性結果需結合臨床和流行病學綜合判斷。
嚴格按照說明書操作,避免加樣過多或過少。
豬瘟抗體快速檢測卡,以其“快、準、便”的特點,已成為現代養豬場疫病防控體系中的工具。它不僅是技術的進步,更是養殖者科學管理、精準防控的體現,為保障豬群健康、維護產業安全發揮著重要作用。